*新資訊:
CASE
但這次的成績非常值得驕傲!
2018年新加坡的人均GDP
超過了老大哥美國!
根據(jù)世界銀行的報告
2018年新加坡的GDP
實際增速達到了3.2%
GDP折合美元達到了3610.46億美元
人均GDP更是達到了6.4萬美元
而同期美國的GDP實際增速為2.9%
名義GDP為20.5萬億美元
人均約為6.25萬美元
事實上2008年金融危機過去以后
新加坡的經(jīng)濟恢復迅速
2011年的時候人均GDP
就首次超過美國了
之后每年的數(shù)字和美國都不差上下
2015-2017年被美國反超
去年又再次超過美國
雖然由于人口差距巨大
在GDP總量上新加坡
無法和美國相媲美人均上
兩國還是可以一較高下的
這是怎樣一種反差?
▼
01國土面積
新加坡
亞洲面積第二小的國家
721.5 km2
美國
國土面積世界第三
9,834,000 km2
美國國土面積是新加坡的
1萬3000多倍
02 國家人口
美國人口
32,700 萬人
新加坡人口
561萬人
美國人口是新加坡的
583倍
03 區(qū)域劃分
美國有50個洲
新加坡有5個區(qū)
04 GDP
美國2018年GDP
20.5萬億美元
新加坡2018年GDP
3610.46億美元
仔細想想
美國和新加坡有
很多相似的地方
今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
200年前新加坡是個荒涼的小島
1811年夏天托馬斯?斯坦福?萊佛士
(Thomas Stamford Raffles)
**次望見馬來半島*南端的小漁村
英國人當時探尋替代馬六甲的口岸
相中了這塊地方
隨著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通航
新加坡成為歐亞航路的亞洲首站
和本地區(qū)貿(mào)易樞紐
英國政府越發(fā)重視這個港口
直接注資以改善新加坡的基礎設施建設
后來經(jīng)歷了殖民和戰(zhàn)亂
以及與馬來西亞痛苦的“分手”
一直到1959年新加坡才獨立建國
新加坡被趕出聯(lián)邦的時候
這個的地方并不被人看好
很多人都說
“新加坡沒有未來”
可能正是如此
才激發(fā)了小島人民的斗志
另辟蹊徑
建立了****的經(jīng)濟體系
短短幾十年
躋身全球發(fā)達國家之列
▲成為創(chuàng)新金融中心,比肩紐約,GDP趕英超美
美國也是一個相對年輕國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為印第安人
16-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
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北美大西洋沿岸
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
殖民地的經(jīng)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
但是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產(chǎn)生了裂痕
英國繼續(xù)對北美地區(qū)采取高壓政策
引起了北美地區(qū)居民強烈不滿
1776年7月4日費城召開了
第二次大陸會議
由喬治華盛頓任大陸軍總司令
發(fā)表《獨立宣言》
宣布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
隨后美國經(jīng)歷了獨立戰(zhàn)爭
南北戰(zhàn)爭,廢除奴隸制等歷史事件
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逐步經(jīng)濟崛起
發(fā)展成今天這樣的世界超級大國
都是移民國家
兩個國家都非常年輕
原住民很少人口增長的
很大一部分要依靠移民
新加坡開埠之后迎來了
世界各地的移民
有來自西方的殖民者
也有來自**南方的
當年下南洋的勞工
建國后經(jīng)濟發(fā)展吸引了
周邊東南亞各國人來工作和學習
作為一個需要靠外來人口
支撐生育率的移民國家
新加坡還在繼續(xù)開放移民
從2000-2010這10年間
**居民人數(shù)增加了25萬左右
現(xiàn)在達到52萬左右
*近每年新獲批公民
人數(shù)維持在3萬左右
美國是全球擁有
移民數(shù)量*多的國家
2015年的移民人數(shù)超過4320萬
占當年全球移民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
墨西哥是美國移民人口的*大來源國
有超過一千萬墨西哥人移民美國
占據(jù)第二位的就是**移民
占總數(shù)的6%,第三的是印度移民
多種族和諧共存
移民政策帶了多種族人群
新加坡公民以種族區(qū)分的話
華族(漢族)為242萬,占74.1%
馬來族為44萬,占13.4%
印度族為30萬,占9.2%
余者為歐亞裔/混血,占3.3%
美國的種族組成
白人(含伊比利裔和拉丁美洲裔白人,約9%): 79.96%
黑人: 12.85%
美國印第安人: 0.9%
夏威夷與其他太平洋島嶼原住民:0.18%
亞洲人:4.43%
混血及其他人種:9.1%
教育世界**
新加坡和美國都因為
世界**的教育
吸引了許多留學生
新加坡教育采用英式體系
但又發(fā)展出自己的特色
比如把母語(華文)列為主要科目
新加坡雖然只有幾所公立大學
但其中的南大和國大
可以說世界**
*新的QS全球*佳大學排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全球第11名
而南洋理工大學緊隨其后
排名全球12
這次兩個大學的成績
可以說是很亮眼了
美國的教育不用說
抬頭再看一眼上面的QS排行榜
前4位都是美國的大學
新加坡和美國
是如此的不同
又是如此的相似
新加坡和美國的
發(fā)展關鍵字都是
年輕,開放,上進
24小時免費咨詢熱線:
18002290730